查看原文
其他

星云大师:死亡不是终止,而是新境界的开始……

慈诚之光 2023-02-18

星云大师

(1927/8/19-2023/2/5)

佛经上说,我们每个人活在世上,好比乌龟背着躯壳,转化了有形的身命。有些人临死的时候,苦苦恋栈世间的七情六欲,放不下子孙家产,不想死、不肯死,好比乌龟脱壳之被撕裂、被锉刮一样痛苦。

佛教不是这样,在佛教里,人死亡之后,脱离了千钧万担的躯壳,感到无比的轻松,就像“行也布袋,坐也布袋;放下布袋,何等自在”一般飘然,悠游逍遥。

无论智愚、贤不肖,死是人人必经的过程,只是迟速有别、种类各异。显贵如秦始皇,虽然可以拥有世间一切,征服天下四海,但是也无法获得长生;高龄如彭祖,纵有八百岁的寿命,从宇宙大化来看,也不过如蜉蝣之朝生暮死。

宇宙含灵乃至一切众生,有生必有死,只是死亡的情况千差万别、各各不同,经上将之归纳成四大种类:

一、寿尽而死;

二、福尽而死;

三、意外而死;

四、自如而死。

上面所说几种死亡或多或少都会有症候,经上记载一般人的死亡现象有三种症候:

一、地大增上;二、水大增上;三、火大增上。

了解死亡的种类和症候后,我们再来谈一谈人死亡之后的情形,照佛经里面的种种记载来看,由于躯壳形体从有形有限转化为无形无限,人死后的境况要比生前好多了,我们从下面几点来比较看看:

一、时空的限制

人在生前受了时间和空间的限隔,不能随心所欲万里遨游,也无法返老还童纵情恣性;可是一旦死亡而脱离形体的桎梏,他的道心真性就可以自由自在来去,穿越三界时空。

二、肉体的负担

《法句经》上说:“天下之苦,莫过有身;饥渴寒热,嗔恚惊怖,色欲怨祸,皆由于身。”活着的时候,身体是我们的大负担──饿了要找东西喂它吃,冷了要替它加衣服,生病时要忍受牵肠腐胃的痛楚……这个身体所带给我们的烦恼,远比带给我们的快乐多。而死亡之后,魂魄不再受躯壳的牵制,不必再去侍候这个色身,就没有饥寒、病痛的生理折磨,也没有种种触受压迫的负担。

三、人天的神通

活着的时候,人的种种能力都受到躯体限制;死后则不受物理世界的拘束,能够穿墙越壁,看到肉眼所看不到的事物,听到耳朵所听不到的讯息。而且灵魂具有浮留在空中的能力,能够自由自在地飞行,其运动的速度可以随意念所生而无远弗届。除了佛陀的金刚座、母亲的子宫胎不能穿越之外,其余物理世界的任何阻碍都可以穿梭自如,真是“念动即至”。

所以,死亡不是一种结束,不是一切的终止,而是另一种境界的开始。灵魂从旧有的身体出窍之后,等于离开了生长数十年的人世间,开始为他另一次生命的开展寻找出口。

从死亡到投胎转世的这一段时间,佛教称为“中阴身”,中阴身会随着前世的业力寻找他投胎转世的因缘,等到因缘具足转生之后,便会忘记前世的经历,这个叫做“隔阴之迷”。

因为有这种隔世遗忘的现象,所以今生不记得过去生的种种困苦,而投胎再生后也会忘记今生的烦恼。顺治皇帝有一首诗说,“未曾生我谁是我?生我之时我是谁?长大成人方是我,合眼朦胧又是谁?”,就很能说明死亡状况的流转。

其实,知不知道过去生,晓不晓得未来世,都不是很重要的问题。在佛法里面,人是死不了的,死去的只是这个四大假合的身体、躯壳,而生命却是绵延不断的。如法正觉的道心、自性,虽历千秋万世亦常存不灭;佛法就是要我们知道这身体如水泡,觉悟世间如幻化,能够如此,对于死亡的存在便能顺其自然、处之泰然。


您的每一次转发,都将点亮一盏心灯


【更多视角】

96岁的星云大师遗嘱全文,看完狂心顿歇,泪奔不止…

星云大师:我一生最受用的“十句话”

星云大师:在家居士布置佛堂,这几项一定要注意!

你在哪一层?星云大师谈六种信佛的层次

女人具备这5种美德,才堪称完美!【星云大师】

再坏的命运,也能用这种方法去改变!【星云大师】

做人失败的十大原因,值得每个人慎思!【星云大师】

索达吉堪布:一生的修行就是为死亡而做准备

人死后,魂和身体留下,神识会离开(阿知仁波切)

大成就者圆寂以后,去了哪里呢?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